理想的意大利与现实的荷兰:我的一月思考与日常
“新的一年”只是一个标签,但这个标签可以让我在心里把过去一段时间的“不尽人意”抹去,得到一个轻松的新年开始。 这个月开始“复建”我的文艺生活:
- 看了三本书,《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Einstein’s Relativity and the Quantum Revolution》,《奥兰多》。都比较喜欢。
- 在影院看了《The Brutalist》,虽因为三个半小时时长犹豫许久,但非常值得。
其他日常还包括:
- 拯救家里的盆栽花草
- 开始用多邻国学西语,已打卡四十天。
- 沉迷改博客网站。因为对代码不熟,花了不少时间。

2017年游轮去墨西哥
本月酝酿的想法
拯救自我时光:列出周末、me time可选的活动清单。这样一旦有了空闲时间就可以不动脑的享乐,而不是花费时间再去考虑想干什么。适合我这种不决断的,而且me time稍纵即逝的人,不过我还没有列好这个单子。
创造家庭传统:看到朋友家在新年开始一家人坐在一起写新年愿望目标,同时回顾去年写的新年愿望,好喜欢这种家庭传统。我家的小朋友也在长大,虽然我们不太热衷于过节日,没什么仪式感,但我希望我们多一些这种温馨的家庭传统。
逃离自我:很多人都反思过快速逃离无聊其实也会放弃和自己深入对话的机会。最近对此的体会越来越深。也有有好几次我问自己:我真的知道自己是谁吗——我真的想要知道吗?
读书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在Audible上听的,以为这书能给我一些开解,但其实它并没有提供解决办法。作者也说,心理治疗不是为病人提供解决方法,而是让他们更了解自己,直面自己的问题。
书中很多点让我共情到抑郁:比如对死亡和失去的恐惧,自己黑色历史带来的折磨“和解”。在二十岁的末尾我才开始理解自己,很多关于自己的根深蒂固的认知,比如“我是一个善良的好人”,已经受到冲击。理解自己真的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可能是因为我藏起来的自我厌恶使然。
听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点是作者反思,在她寻求别人的意见时,她其实是认为“he is a more competent person than I am“. 我也经常这样犹豫不决,可能还是自信心不够的缘故。因为我已经意识到了自己这方面的问题,她这句话才让我如此有共鸣。
还有一个比喻我印象很深,关于生命中的难测的灾难(书中是写孩子重度自闭症和一个病人的癌症),其实就像你一直快乐兴奋地计划着梦想着去意大利旅行,结果你的航班降落在荷兰。没去到意大利让你很痛苦,你在荷兰狂热幻想着在意大利可能的人生,但其实荷兰也有自己的风景——它不是你爱的意大利,但你必须学会欣赏荷兰的风景。这个比喻中,把灾难说成是荷兰难免有些浪漫化了(书中的病人也说 cancer is not Holland!),但打动我的正是这一点点的浪漫——人生已经很惨淡了,需要一些浪漫化的乐观,否则痛苦无边无际太让人窒息。
Einstein’s Relativity and the Quantum Revolution
非常好的入门科普。讲师说话好快,感觉他的脑子就一直疯狂运转,废话很少。课程内容很有意思——讲时间和宇宙啊多有意思,不晦涩。题外话,现在电影里动不动就多重宇宙了(对漫威指指点点),我也想于是俱进学习一下基础知识。就是我的基础比较差,有一些英语专业术语不了解,偶尔会发懵。
这本书断断续续读了好久。现在想要复述,我才真的发现自己除了蔡定谔的猫(在课程后半段讲的)之外没记住什么知识点。这是听有声书最大的弊端,听书的时候常常也在干别的事——收拾家务、开车、准备入睡,注意力不集中,而且也不能及时做笔记。
我下载了附赠的课件,打算在复习一下里面经常提到的术语名词,然后开始听下一本物理科普。这本书加强了我对相对论之类物理知识的兴趣,这点就值得五星。
奥兰多

读完《素食者》后只想读女作家,我打开了之前放弃的奥兰多。说实话我不太喜欢《到灯塔去》,我怀疑是我的英文水平限制了我。读英文我就感觉好累,可能是她每句的信息量太高,也比较跳跃。这本奥兰多我是中英文混读的。有的部分是听英文有声书,有的部分是读中文译本。其实后半部分读进去后英文也不让我烦躁了。
读这本书最奇妙的是奥兰多变成女性的部分。叙述从他到她的变化给我一种非常强烈又微妙的感觉。好像胸中憋闷的东西一下被冲下去了——在她出现的那一瞬间,他带来的隐藏的违和感因为其突然的消失而变得明显。
因此我也想了想我写同人的时候主角往往不是女性,这是否也是我隐藏自我的一种方式?当然,我不觉得脆皮鸭文学不好,只是一个小小感想而已。(手捂胸口深情宣誓:我永远爱同人,脆皮鸭文学是我的快乐老家)
电影
The Brutalist
这个月就有一天真正可以随意支配的时间,看看正在上映的电影,就The Brutalist 评价最好。可它三个多小时,等于我一半的自由时间。犹豫很久,但想想很多事我都可以在家做,就这种去电影院的活动没法摸鱼,就快速跑去了。
好在这部真的值三个小时的投入,非常值得在大屏幕看。
我觉得这是一个镜头语言美感大于剧情动人度的电影,不是说它炫技,而是说它的镜头表达恰到好处,带有感情,对白没说的剧本没写明的,镜头里都表达出来了。剧情也不能说不好——要不然我也不能津津有味看三个多小时,但到底没有在感情上触动我。一开始知道这电影是移民相关的,我还有点怕被触发情绪,但其实现在的移民创伤和电影里表现的已经很不同了。或者说,这个电影其实是很多元素的大杂烩,并没深挖移民创伤。
Adrien Brody的表演没得说,他那张脸自带破碎脆弱感,可我觉得这角色在里面的感情有点太单一了,我从一看到他就非常替他心累——就紧张地觉得他马上就要被摔碎了。最喜欢妻子的角色,可惜她戏份不多,而且和丈夫的化学反应不够强,我只想看她自己搞事业的故事。如果Felicity Jones演一个类似《将来的事》那样的电影,一定非常棒。
看完我还回味了好久,上次给我类似感觉的电影还是《1917》。可也发现自己表达能力或者说思考细腻度下降——感觉好,但不能说明到底是哪里最好。回味完我决定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幅减少爆米花片的摄入。爆米花电影很轻松,但很少给我带来这种美的颤动。
兴趣和其他
多邻国
曾经在多邻国上尝试学习法语,但热情很快消退。最近开始学习西语,感觉我在加州西语更有用处。学到食物章节的时候我很激动——让我来看看这些墨西哥食物是咋发音的。在手机上设置了连续天数的多邻国小部件,效果不错,到现在30多天了倒是没有忘记学。而且对我的”浪费时间“焦虑有点帮助,在惯性刷手机又没什么可刷时,学会西语也挺好的。
盆栽
冬天到了春天还远吗,是耕种的季节了——又到了年年种、买花年年埋花的不良开端!可能是冬天一直生病,想要补充活力,看到这些绿植就会迸发不理智的渴望。
在Costco买了秋海棠的球茎和移动花架(我有冲动买了两大袋子花球,但一颗都没种出来的光荣事迹)。花种在了沉沉的大花盆里,种完才想起查温度,发现一月气温对花球不太友好,我又把花盆抱回了车库。移动花架很方便,可是要经过台阶就没法用了。等花发芽了天气也该暖了,到时候在抱出来放院子里。期待!同时也抢救了一下我还活着的盆栽们,希望它们能再坚挺地活一年。摆弄花草确实能吸收大自然的生机,虽然腰酸背痛,但满怀绿色希望。
Hugo 博客搭建
刚搭建这个网站的时候就狂热学习了一遍相关代码,css, Javascrip, 甚至 Git 都对我是全新的东西。这个月又开始沉迷更新网站如同沉迷电子游戏。
这个月主要的更新包括:
- 搭建图床。注册了cloudflare r2,再写shortcode把图床地址设置好。现在还没有快速压缩图片改格式上传的流程,不过目前用squoosh+Cyberduck也不算太麻烦。
- 还有一些适应不同屏幕尺寸的设置和细节的修改。比如我写这个博文的时候第一次用列表,但是我的列表格式很奇怪,有一些会飘到最右边。调试了好久,在ChatGTP的提示下才知道去查开发者工具,发现是我html的class分类没标号,模版里其他的分类和我的列表重合了。
- RSS订阅设置。这个我还没完全调试好。
自己搭建博客对我这种没写码基础的人是个小挑战。不过我还挺享受这种学习过程的,如同打游戏升级一样,升完级就可以装备神器kuakua刷怪的爽感。
迪士尼乐园
我和我家小朋友都是第一次去迪士尼乐园,买的是加州居民三天的套票。计划一月到三月每月去一次。不过小朋友不是太喜欢——三岁以下不收费是有道理的,因为不太适合三岁以下玩,尤其是像我家这种胆小的。
小朋友不喜欢黑暗的室内空间,坐白雪公主项目吓哭了,后来也不爱做其他项目,我们之后只完整玩下了两个项目,都是船的:一个小船看迷你造景,另个一个丛林探险船。星战区确实不错,可是没能坐项目。
我们之前买过Knott berry farm的年票,今年不再买了。还有一个环球影城的年票也快到期了,不打算再续。我对这些游乐园都审美疲劳了,可能等小朋友大一些后再考虑买年票。现在去这种游乐园大有种花钱买罪受的感觉,不过也好过在家里耗着。
本月受欢迎的家常菜
鸡蛋饼:鸡蛋,面粉,盐,枫糖,morrarella芝士碎混合,一点黄油放热锅里,中小火煎熟。
大饼卷一切:薄饼+鸡蛋+热狗肠+芝麻菜+酸甜口的韩式辣酱。好吃快手。
凉菜:五香盐水花生+胡萝卜丁+芹菜丁+凉拌汁:
菜包子:馅:红萝卜+木耳+鸡蛋+方便面+虾仁;面:面软一些好包,发面时一发不要太长时间,二发充分。
Costco的 chilean sea bass: 清蒸8分钟+葱姜酱油,好吃又好做,我这种几乎不吃鱼的人也觉得好吃。
白味增+三文鱼 不错,对我来说鱼味还是重,但总体味道还不错。
炒乌冬 非常适合打扫冰箱储存,上次加了胡萝卜、芹菜、冻的芦笋、鱼丸、鸡蛋、最后一瓶底的油焖蒜,好评。
Trader Joe’s 速冻食品:我挚爱韩式寿司卷,上班吃这个好方便。泰式炒河粉也不错,但需要自己再加一些蛋白质吃,有时候馋粉了就来一个。
上班带饭:打包剩饭,没有剩饭的时候最快手:酱油腌煮鸡蛋,玉米饼,生菜。 我发现上班午饭吃啥都觉得好吃,就好比工作时间摸鱼鱼最香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