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活节找彩蛋时看到的社区菜园
本月总结
这个月精神摄入不多,但产出很多。写了好几首诗,也修了修之前写的。准备再整理一下制作一本 Poetry chapbook.
写诗对我的意义就是把当下的真实记录下来。很多感情和想法只在特定的环境下存在,把它们写下来,就是在保留那个瞬间的自己。没有一个永恒的真实,但所有的我都是真实的。
读书
Go Tell it on the Mountain by James Baldwin
0
"Nothing but the darkness, and all around them destruction, and before them nothing but the fire--a bastard people, far from God, singing and crying in the wilderness!" First published in 1953, Baldwin's first novel is a short but intense, semi-autobiographical exploration of the troubled life of the Grimes family in Harlem during the Depression.
book
之前只读过 Baldwin 的《Another Country》,和这本主题不一样,但人物所表现的感情深度相似,都有那种愤怒的内核。我觉得先看这本的话,会更加理解 Another Country 里的Rufus。Rufus 太过复杂了,直到看完山顶这本,我才理解了Rufus的绝望。
这本的大背景是宗教,但我感觉这并不是一封对上帝的情书。宗教和上帝在绝望中支撑着人物们前进,代表着最终的救赎。但救赎是一个结果,在那之前的挣扎非常漫长。也可能是因为我没有宗教信仰,所以我对其中的宗教主题感触不深,也不觉得书中有布教的成分。
我认为这本书核心人物是 Gabriel ,全书最不讨喜的角色,但这个混球身边的所有的女性角色都非常美好,Gabriel 是让她们生活变得糟糕的因素。再想想 Baldwin 把 Gabriel 设置成牧师,上帝的喉舌,就感觉挺有意思。Esther 对 Gabriel 说的话让我记得很深: “I guess it takes a holy man to make a girl a real whore.”
Baldwin 的人物描写真的非常厉害。很多细节描写都有诗的凝结度。
She had fallen from that high estate which God had intended for men and women, and she made her fall glorious because it was so complete.
雅各布·冯·贡腾 by 罗伯特·瓦尔泽

0
—内容简介—
贵族青年雅各布有一天来到班雅曼塔仆人学校当寄宿生,为了将自己训练成“诱人的、滚圆的零蛋”。他的榜样是同学克劳斯,一个没有自己的思想、愿望的完美仆人。
校长班雅曼塔先生脾气乖僻,在学生眼里是个“巨人”,是权力的象征。在学校面临巨大危机的阴影中,他渐渐将雅各布 视为唯一的朋友。最终,仆人学校的学生纷纷离去,奔赴各自的人生。班雅曼塔先生也成功说服雅各布离开学校与自己一起去创造更新、更勇敢的生活。
—编辑推荐—
★ 罗伯特·瓦尔泽
他是公认的德语文学大师,同卡夫卡、乔伊斯、穆齐尔齐名的西方现代主义经典作家。
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福瑟的《童年场景》(2018)让人想起罗伯特·瓦尔泽和弗朗茨·卡夫卡。
★ 《雅各布•冯•贡腾:仆人学校日记》,众多作家的追捧对象!
这部现代德语文学天才之作,曾受到卡夫卡、本雅明、黑塞、塞巴尔德、桑塔格、J.M.库切、埃利亚斯•卡内蒂、约翰•阿什伯里等著名作家的一致推崇。
卡夫卡心悦诚服,“瓦尔泽的作品是我个人最伟大的发现”, 本雅明称赞,“瓦尔泽的故事不同寻常地温柔,在他的作品中没有颓废的神经紧张,只有生活痊愈后纯粹和活跃的情绪”,黑塞推崇,“如果瓦尔泽有千万个读者,那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 既渺小又伟大,完全来自白雪皑皑覆盖下的想象国度!
小说讲述了一位出身高贵的年轻人,自愿前往仆人学校学习耐心和服从的本领,并以仆人的身份审视社会的真相。瓦尔泽从歌德庶民到精神贵族那种积极向上的新人文主义教育小说的模式中,创造了一种不断向下、自我放逐、躺平反抗的人物,和一个现实世界中分离出来的精神避难所。
★ 瓦尔泽一生最爱的作品。
即使对今天的专业读者来说,瓦尔泽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既是浪漫的幻想家、天真的寻梦人,又是深邃的哲人和技艺精湛的语言大师。瓦尔泽在谈到《雅各布•冯•贡腾》时说:“这部小说的绝大部分是文学臆想,在我那么多作品中我最喜欢它。”
★ 2002年国内最早的瓦尔泽经典译本再版,全新设计,精致便携。
新版设计充满童真和艺术气息,与“一生都保持着童贞的天真”的瓦尔泽风格相契合,小开本便于出行随身携带、即时翻阅。
—名家推荐—
★瓦尔泽的作品是我个人最伟大的发现。
——弗朗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
★瓦尔泽的故事不同寻常地温柔,在他的作品中没有颓废的神经紧张,只有生活痊愈后纯粹和活跃的情绪。
——瓦尔特•本雅明(德国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如果有像瓦尔泽这样的诗人做时代精英,那世界将不再有战争;如果瓦尔泽有千万个读者,那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赫尔曼•黑塞(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作家)
★他(卡夫卡)有时突然冲进我的房间,就因为他发现了非常好的东西,比如读到瓦尔泽的日记小说《雅各布•冯•贡腾》和瓦尔泽的那些短小的散文。
——马克斯•勃罗德(以色列作家、卡夫卡挚友)
★如果以哲学美学为背景来解读罗伯特-瓦尔泽,就会发现瓦尔泽对社会的批判主要是为了一件事:拯救生者,为生者发声。
——德国《明镜周刊》
★散步是在追求自由,是自由本身。瓦尔泽在写作时可以随心所欲,或嘲讽、或夸赞。他试图描绘生活,受环境和机遇的影响,小说带有明显的创作痕迹,但依旧打动人心。
——《泰晤士报文学副刊》
book
在微信读书里随机翻到的,只读了几页就知道自己会喜欢。感觉瓦尔泽的叙述非常成熟且独特,就像他完全知道自己要说的是什么。看到中间我有点犹豫,不知道作者是在反讽还是在真情实感的“发疯”——但这不重要。我最喜欢的成分,大概是作者对"绝对服从"的描述。向这个世界投降,做一个没有自己想法的仆人并由此抛弃自由思想带来的痛苦,获得完美的平静;但是在这一种向往之上,还有更深刻的对世界的鄙夷不屑。究竟什么能拯救我们的堕落呢?爱吗?
读到结尾的时候我有点无奈的快乐:难道我就是喜欢同性爱小说吗?原来不是我腐眼看人基吗?这种情况发生好几次了,在同性感情没出现的时候,我就开始莫名对一本小说产生好感,等到同性感情出现苗头了,我觉得自己多想了,等到它坐实了,我就傻眼——莫非我对小说有绝准的基情雷达?但这本的同性爱恋表达地不算明显,也可以理解为友谊或者古希腊式的少年爱吧。我认为这种结尾也是一种逃避——在别人的陪伴中寻找快乐。虽然总体是一种有效且快乐的逃避。
还是喜欢待在这里,我有这样的感觉,等我以后成为某个大人物了,或许还会傻乎乎地怀念起本雅门塔。不过,我永远、永远也不会成为什么大人物,我一早就对此确信无疑,而从这种预知中获得的特殊的满足感让我激动得发颤。有一天我会遭受打击,真正毁灭性的打击,然后所有的一切,这些困惑、渴望、无知、感激和忘恩负义、谎言和自欺欺人、“以为自己知道”和“其实从来一无所知”,就都尘埃落定了。但我并不想去死,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就好。
电影
着魔
8.1
马克(Sam Neill 饰)的妻子安娜(Isabelle Adjani 伊莎贝尔•阿佳妮 饰)未留下任何原因离家出走,他一度认为安娜与一个名叫海恩里克(Heinz Bennent 饰)的男人有染,却发现海恩里克也在寻找许久未见的安娜。马克于是雇佣私家侦探调查。但随着线索的逐一呈现,事实的真相反倒令马克等人难以置信。安娜所耽恋的对象竟然是……
本片分别荣获1982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和法国凯撒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83年葡萄牙奇幻电影节观众大奖和最佳女主角奖、1981年西班牙圣保罗国际电影节评论奖。
movie
阿佳妮真的很美。但为了我的精神健康我是跳着看完的。因为我自己有孩子,我全程都在想孩子好可怜,结尾那个小朋友在浴缸里的镜头对我伤害性也很大。
不过我很喜欢这个电影对爱情的描述,我认同那种焦虑和疯狂……
蓝白红三部曲之蓝
8.6
这么多年来,朱莉(朱丽叶·比诺什 Juliette Binoche饰)一直默默支持丈夫的创作事业,照顾5岁的孩子,平静的生活由一场车祸打破。丈夫和女儿的过世,令刚刚在病床上醒来的朱莉大为悲痛。她曾经想一死了之,出院后又生归隐之心,她把丈夫的曲谱付之一炬,以明隔离过往的决心。人间生活对于万念俱灰的朱莉来说,已经无关紧要。
然而,现实却防不胜防地进入她的生活,让她开始思考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时,丈夫的朋友把丈夫留下的残稿发表在媒体上,声称要为这首曲续完。这件事意外地让朱莉得知,曲子原来跟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肚中已怀有丈夫的骨肉。
朱莉终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有勇气迎接新的生活和新的感情,她的人生开始转变。
movie
我喜欢看女性在失去家庭后重新寻找自己的故事,但这个故事里的失去太沉重了,关于自我的探索在一段时间内根本不重要了。喜欢对女性友谊的描画,是她们之间的互动让我感觉朱莉还能继续生活下去,生命还可以有其他的色彩。而丈夫的男同事,在我看来完全就是多余一笔。
会计刺客 2
0
当一位老友遭到谋杀,只留下一条神秘讯息:“找到那个会计师”,克里斯蒂安·沃尔夫(本·阿弗莱克饰)不得已开始追查此案,并招来了战力惊人的弟弟布莱斯顿(乔恩·伯恩瑟尔饰)助阵。他们与金融犯罪执法局副局长玛莉贝丝·麦迪娜(辛西娅·阿戴-罗宾逊饰)联手,揭露了一场致命阴谋,却也因此成为杀手集团的目标,对方誓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守阴谋的秘密。
movie
本来想去看 Sinners,但是因为家属想看这部,我就陪他一起看了。怎么说呢,这部就是骨科的胜利,家属出电影院第一句评论就是:太基了。我哈哈哈:可是他们是兄弟啊!家属:还是很基,尤其是最后,感觉他们在车里要拉手了。
现在友情戏和亲情戏都比爱情戏要能打动我。主要是现在好多电影对异性恋感情的描画真的太无聊啦。